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,表彰他们发现了免疫系统中的“刹车”——调节性T细胞(Tregs)。
这是我们理解人体免疫的一个转折点:免疫系统不只是防御,更是一门自我约束的艺术。
当这套刹车失灵,免疫可能误伤无害的食物,引发过敏;当制动力更弱时,甚至会攻击自身组织,形成自身免疫病;而在癌症中,情况又反过来——Tregs过多,反而帮肿瘤遮风避雨,削弱免疫攻击力。
由此我们看见一个核心命题:健康的关键,不在强或弱,而在平衡。 本文将从诺奖讲起,带你看懂Tregs如何维持这份“不过度、不放任”的免疫智慧,并探讨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与治疗中守住它。
2025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Mary E. Brunkow、Fred Ramsdell 和 Shimon Sakaguchi,以表彰他们在阐明外周免疫耐受机制及调节性 T 细胞(Regulatory T cells, Tregs)方面的开创性贡献。
在此之前,人们普遍认为免疫系统的自我控制主要依赖“胸腺删除”机制——也就是在免疫细胞发育早期清除那些识别自身的危险分子。
而他们的研究揭示,在身体的外周组织中,还存在另一层主动的“制衡力量”:Tregs能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,防止它对自身或无害物质发动攻击。
简单地说,他们让人类第一次真正理解:免疫系统不是一味进攻的军队,它同时拥有一套智慧的“刹车系统”。
正是这套机制,让我们在抵御外敌的同时不至于自毁,也为理解自身免疫病、过敏和癌症免疫逃逸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。
诺奖官方说明中也特别指出,这一发现“为免疫医学打开了新的篇章”,其影响已从基础研究延伸到临床治疗的最前沿。
在庞大的免疫细胞家族中,调节性T细胞(Tregs) 是那个维持秩序的“仲裁者”。它们属于一类表达FOXP3转录因子的CD4⁺ T 细胞,主要职责不是攻击,而是制衡。
Tregs 能分泌两种极具“安抚力”的细胞因子——IL-10与 TGF-β,它们共同构建出一种“让战火停息”的免疫环境: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、缓解组织损伤、维持免疫耐受。
与传统的防御型T细胞不同,Tregs的使命是让免疫系统学会“克制”与“区分”——它们既能在错误攻击即将发生时踩下刹车(防止自身免疫),又能在面对无害外来物(如食物蛋白、共生菌)时教会身体“接纳”。
从分子机制上看,TGF-β信号是诱导FOXP3⁺ Tregs生成的关键路径,而IL-10与TGF-β的协同作用 则持续维持这类细胞的功能稳定。
““Tregs是免疫系统自我调控的核心枢纽——没有它们,免疫将失去理性。”
换句话说,Tregs之于免疫系统,就像方向盘之于汽车——没有它,‘动力’就会变成‘灾难’。
在免疫系统的眼中,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几乎一切——食物、空气中的粉尘、花粉、动物皮屑,甚至皮肤上的化学物质——都属于外来成分。
理论上,它们都有可能引发防御反应。但事实是,大多数人终生不会过敏。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外来物变得“安全”,而是恰恰因为我们的身体拥有一套高水平的免疫教育系统,即调节性T细胞(Tregs)。
对免疫系统来说,食物蛋白天生就是外来抗原。
那为什么大多数人吃饭时不会产生过敏反应?关键在于一种名为 “口服耐受”(oral tolerance) 的机制。
当食物通过肠道黏膜、在低炎症环境中被呈递时,免疫系统会被诱导产生抗原特异性的调节性T细胞(包括 Tr1 亚群)。
这些 Tregs 会分泌 IL-10 和 TGF-β 两种“平息信号”,抑制促炎反应、阻断 IgE 抗体生成,从而让身体主动“接纳”这些外来物,而不是把它们视作敌人。
换句话说,每一次平和的进食,都是一次“免疫和解的练习”。
这一机制在婴儿早期尤为关键。著名的 LEAP 研究发现,若在婴儿4–11个月时就让他们接触花生,其到5岁时的花生过敏率仅为对照组的约五分之一;而且这种保护性耐受,即使在数年后仍能维持。
这说明:越早让免疫系统遇见世界,它就越能学会区分敌友。
婴儿的免疫系统仍具高度可塑性,Treg 的诱导能力也最强——在这个阶段“见过世面”的免疫系统,会更温和、更包容。
然而,并非所有接触方式都能带来耐受。
如果食物蛋白从皮肤或呼吸道在炎症状态下进入身体(例如湿疹皮肤屏障受损、吸入含蛋白粉尘),免疫系统可能会走向相反的结果——致敏。这被称为“双通路假说(Dual-Allergen-Exposure Hypothesis)”。
也就是说:
因此,预防过敏的策略并不神秘:
一方面,在医生指导下适时口服引入多样化食物,让免疫系统从小就“见世面”;
另一方面,保护皮肤屏障、控制炎症状态,避免让食物蛋白“误闯战场”。
综合来看,调节性T细胞是我们与外界和平共处的关键角色。
它们教会免疫系统在面对世界时保持克制——既不盲目敌视,也不轻易放任。
而过敏,不过是当这份平衡被打破后,身体忘记了如何“分辨朋友”。
如果免疫系统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,那么调节性T细胞(Tregs)就是那只让它不至于失控的刹车。
当这套刹车失灵——无论是数量不足,还是功能下降——免疫系统就会迷失方向,把“自己”当成敌人,进入所谓的免疫不耐受状态。
于是,身体开始攻击自身组织:胰岛细胞、关节、肾脏、皮肤……这正是我们熟悉的 1型糖尿病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根源。
在过去十年,科学界正努力“修复”这套刹车。
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策略之一是 低剂量 IL-2(Low-dose IL-2, Ld-IL-2)疗法。
IL-2 是一种能促进 T 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,但 Tregs 对 IL-2 的受体亲和力远高于其他免疫细胞。
因此,当以极低剂量给药时,IL-2 会优先扩增 Tregs,从而在不过度激活免疫的前提下恢复耐受。
多项临床试验显示,Ld-IL-2 可显著提升 Tregs 数量、降低炎症指标,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关节炎、移植物排斥等领域展现出积极信号。
不过,研究者也强调,它并非一剂“万能免疫调和剂”——疗效仍需精细化人群分层与长期安全性验证。
除了“整体性调节”,科学家还在探索更精准的“抗原特异性再教育”策略——让免疫系统重新学会“识别自己”。
以 乳糜泻(celiac disease) 为例:
研究者将麸质蛋白包裹在纳米颗粒中(TAK-101),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递送至机体。
这些颗粒在不引发炎症的条件下被免疫系统识别,诱导生成麸质特异性的 Tregs,从而让身体对麸质“重新建立耐受”。
在人类早期临床试验中,这一方法显著减少了麸质暴露后的免疫活化反应,
为未来的“精准免疫耐受疗法”打开了大门。
从宏观上看,无论是 通过IL-2扩增Tregs,还是通过纳米颗粒实现抗原再教育,
目标都是同一个:
“让免疫重新记起,它本来就不该攻击自己。
如果说在过敏与自身免疫病中,免疫系统的问题是“太激进”,
那么在癌症中,恰恰相反——免疫系统变得过于克制。
在许多肿瘤的微环境中,研究者发现调节性T细胞(Tregs)大量富集且活性亢进。
这些 Tregs 会释放抑制性信号,削弱效应性 T 细胞(尤其是 CD8⁺ 杀伤性 T 细胞)的功能,
阻止它们识别并清除癌细胞。
结果,肿瘤在这种“免疫保护伞”的庇护下悄然生长,
免疫系统明明看见敌人,却被“命令”不要开火。
近年来的癌症免疫治疗革命,正是从“解除过度刹车”开始的。
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)——
包括 PD-1/PD-L1 和 CTLA-4 抑制剂——
通过阻断 T 细胞上的“刹车信号”,
重新唤醒它们的攻击能力,从而让免疫系统再次识别并清除肿瘤。
这类药物让许多晚期癌症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的可能,
但“松刹车”也意味着风险:
部分患者出现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(irAEs),
如免疫性结肠炎、甲状腺炎、皮疹或肺炎等——
这提醒我们,解除抑制是一把双刃剑,
既能救人,也可能“误伤自己”。
为了在疗效与安全间取得平衡,科学界正把目光转向更精准的 Treg 靶点。
研究发现,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特异分子如 CCR8、TNFR2 的 Tregs,
与全身循环中的 Tregs 存在功能差异。
因此,新的策略是**“就近削弱”肿瘤内的 Tregs**,
而不破坏全身免疫耐受。
动物实验与早期临床研究显示,
靶向 CCR8 或 TNFR2 的抗体,或与 PD-1 抑制剂联合使用,
能够增强抗肿瘤免疫、同时减少系统性副作用。
癌症免疫学正在从“解除封印”走向“精准调控”。
毕竟,让免疫重新出手容易,让它学会适可而止更难。
这再次回到我们熟悉的主题——
“无论是防御、共处还是攻击,免疫的智慧始终在于“拿捏分寸”。
在免疫系统的棋盘上,调节性T细胞(Tregs) 是那只掌控攻守节奏的手。
它既能让身体在面对危险时果断出击,也能在威胁解除后适时收手。
但一旦比例或功能失衡,局势就会彻底改变:
Tregs 太少 → 免疫的“刹车”失灵,
身体开始误伤无辜,引发过敏或自身免疫病;
Tregs 太多 → 免疫系统过度克制,
对潜伏的威胁“视而不见”,为肿瘤逃逸打开大门;
Tregs 刚刚好 → 免疫既能见义勇为,也懂得适可而止,
在攻与守之间维持最精妙的平衡。
这就是免疫的真正智慧:
“它的目标不是“永远打赢”,
而是“在该战斗时无畏,在该平息时从容”。
而我们所有关于健康的努力——饮食、休息、情绪、疗法——
说到底,都是在帮助身体守住这两个字:平衡。
Treg 的功能极其敏感,受营养、微生物、代谢、睡眠与心理状态的多重影响。好消息是,这些因素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与优化。以下是从研究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六大关键维度。
饮食结构是免疫耐受的根基。
研究发现,**超加工食品与膳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(dAGEs)**可增强伴随食物抗原的致敏倾向,使免疫系统更易偏向炎症与过敏状态。这呼应了“回归天然、少加工饮食”的原则。
其中,维生素D 是最被证实影响 Treg 平衡的关键营养因子之一。
多项研究显示,补充维生素D 能显著上调 IL-10 与 TGF-β 的分泌,增强 Treg 相关信号通路,并将 Th17/Th1 反应拉回耐受方向。
“目标水平怎么定?
不同学会的推荐略有差异。内分泌学会2024指南,已不再统一以30 ng/mL作为“健康阈值”,而是强调应结合个体情况与适应证评估。实际临床中, 20–50 ng/mL(或 30–60 ng/mL) 作为经验范围仍然是具有参考价值的。
✅ 小结:
先测再补。维持充足而不过量的维生素D水平,重视度日照,这才是最稳妥的免疫“能量管理”。
此外,维生素A、Omega-3脂肪酸以及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吲哚-3-甲醇(Indole-3-carbinol, I3C),也在免疫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维生素A(视黄醇/视黄酸) 是维持黏膜免疫耐受的基础营养素。
肠道上皮细胞可将膳食维生素A 转化为视黄酸(retinoic acid),这一分子能够促进 FOXP3⁺ Tregs 的分化,同时抑制促炎性的 Th17 细胞发育。动物与人类研究均表明,充足而不过量的维生素 A 摄入有助于维持肠道免疫的稳态与耐受。
Omega-3多不饱和脂肪酸(EPA、DHA) 则通过调节细胞膜脂筏结构和脂质介质代谢,影响免疫信号传递。它们不仅能上调 Treg 数量、提高 IL-10 表达,还可抑制 TNF-α、IL-6 等促炎因子的释放,从而降低慢性炎症、过敏及自身免疫风险。
与此同时,十字花科蔬菜(如西兰花、卷心菜、芥蓝)所含的 吲哚-3-甲醇(I3C) 在体内经芳香烃受体(AhR) 途径代谢为活性产物,能诱导 IL-10⁺ Treg 的生成并强化肠道屏障功能。
这一过程被认为是植物源营养素促进免疫耐受的典型机制。
多种病毒或细菌感染可扰乱免疫“编队”,使T细胞亚群比例与炎症阈值发生偏移。
尤其当细菌毒素与食物抗原共同出现时(例如霍乱毒素或脂多糖 LPS 与食物蛋白并存的情况),免疫更容易被“诱导”向致敏而非耐受的方向发展。
这提醒我们:
在特殊时期(如流感季、疫情期)要做好感染防护,
并避免食用不洁或长时间存放的食物,
减少“毒素 + 抗原”双重刺激所带来的免疫失衡风险。
肠道是 Treg 的主要训练场,也是免疫耐受的“学校”。
有益菌群通过发酵膳食纤维产生 短链脂肪酸(short-chain fatty acids, SCFAs),
如丁酸盐、丙酸盐和乙酸盐,这些代谢物能促进结肠 Treg 的分化与活化,
形成所谓的“菌群–SCFA–Treg轴”。
丁酸盐不仅直接增强 FOXP3⁺ Treg 的表达,还能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
(HDAC)调控 IL-10 与 TGF-β 的上游信号,使免疫在炎症与耐受之间保持柔性平衡。
发酵食品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辅助作用。
传统发酵的酸奶、泡菜、味噌、康普茶等含有乳酸菌、双歧杆菌及其代谢产物,
可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、增加丁酸盐产生菌比例,从而间接增强 Treg 功能并降低过敏风险。
反之,菌群失衡或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这一生态系统,减少 SCFA 生成,
导致 Treg 减少并提升炎症倾向,使过敏与慢性免疫激活风险增加。
保持肠道稳态的关键,是多样化、天然、含发酵食品的饮食以及谨慎使用抗生素。
此外,研究表明,过敏的形成路径与屏障健康密切相关。
当食物蛋白从皮肤或呼吸道在炎症状态下进入体内时,更易引发致敏;
而经由肠道的平和接触,则能诱导 Treg 建立耐受——
这正是所谓的“双通路假说(dual-allergen-exposure hypothesis)”。
因此,修复皮肤屏障、控制湿疹,并在医生指导下早期口服引入多样化食物,
构成预防过敏的“双重防线”。
长期睡眠不足或慢性心理压力,会激活交感神经与皮质醇通路,
抑制 Treg 的生成与功能,使免疫进入持续“紧绷”状态。
相反,规律作息、冥想、呼吸训练、轻度运动
都被证实能提升 Treg 比例、降低炎症基因表达。
“一句话总结:
心平则气顺,气顺则免疫稳。
科学与东方哲学,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。
规律、适度的运动能优化 T 细胞代谢与循环环境,
促进免疫稳态与 Treg 功能恢复。
研究发现,中等强度的持续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、骑行)
可上调 IL-10/TGF-β 通路,抑制慢性低度炎症;
但过量运动或长期高强度训练则可能产生相反效果。
关键不在强度,而在持续。
肥胖状态下的脂肪组织常处于慢性炎症中,
Tregs 数量减少、功能紊乱,与胰岛素抵抗、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。
恢复代谢健康——通过控制体重、增加身体活动、减少精制糖与反式脂肪摄入——
不仅改善代谢指标,也能让免疫系统重新回到平衡轨道。
从营养到睡眠,从肠道菌群到代谢健康,
所有看似分散的健康建议,其实都在讲述同一个道理——平衡。
平衡的饮食,为免疫提供充足而有重要调节作用的营养;平衡的菌群,在共生与防御之间维持柔性的边界;
平衡的卫生习惯,既防感染,又保留必要的微生物“教育”;
平衡的锻炼与作息,让神经、内分泌与免疫保持同频律动。
健康从来不是极端的“清除”或“强化”,
而是在复杂与多变之中,让身体始终有能力回到中线——
这正是调节性 T 细胞教给我们的免疫智慧。
一旦免疫的刹车系统出现偏差,治疗的目标就从“增强免疫”转向“重新校准”。医学界针对不同方向的失衡——过敏、自身免疫、癌症——已经建立起三条主要干预思路。它们看似相反,其实都在追求同一件事:让免疫重新学会拿捏分寸。
脱敏治疗(Immunotherapy),包括舌下或口服免疫治疗(OIT),
是当下最成熟的过敏性疾病干预方式。
它的免疫学底层逻辑,就是通过极低剂量、缓慢递增地暴露于过敏原,
让免疫系统逐步降低警惕、重新建立“信任”。
在这一过程中,IL-10 与 TGF-β 水平逐步上升,
抗原特异性 Tregs 被诱导回归,
从而让免疫系统“放下武器”,转向耐受。
可以理解为一次“心理治疗式的免疫训练”——
教免疫系统不再把花生、尘螨或花粉当敌人。
在自身免疫病中,免疫系统忘记了“自己”的模样。
低剂量 IL-2(Low-dose IL-2)疗法 就像一场“温和重启”,
利用 Tregs 对 IL-2 高亲和受体的敏感性,
选择性地扩增并恢复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与功能,
在不刺激炎症反应的前提下,重新平衡免疫。
此外,研究者还在探索更精准的方向——抗原特异性耐受疗法。
例如在 乳糜泻 的临床研究中,
将麸质蛋白封装在纳米颗粒中(TAK-101),
静脉注射后可在无炎症环境下被免疫系统识别,
诱导出麸质特异性 Tregs,
显著减少了麸质暴露后的免疫活化。
这一理念正延伸到多种疾病:
多发性硬化、I 型糖尿病、克罗恩病等,
科学家们正尝试用“耐受疫苗”重写免疫记忆。
在癌症的免疫环境中,Tregs 通常被“劫持”,
变成帮凶,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。
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PD-1/PD-L1、CTLA-4)
就是为了解除这种过度抑制的“封印”,
让杀伤性 T 细胞重新活跃起来,攻击肿瘤。
然而,“松刹车”并非没有代价:
部分患者会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(irAEs),
如结肠炎、甲状腺炎或皮疹等。
为此,研究者正开发新一代更精准的 Treg 靶点——
例如 CCR8 与 TNFR2,
这些分子主要表达在肿瘤浸润 Tregs 上。
针对它们进行局部调节,
可以在不破坏全身免疫耐受的前提下,
让免疫系统“就近觉醒”。
免疫系统的调控,就像一场微妙的乐章:
科学家称这种挑战为“剂量-位置-时间三维平衡”:
“松多少、松多久、松在哪里?
这正是现代免疫治疗的艺术所在。
它既像外科手术的精确切割,又像指挥家掌控节奏。
或许,我们可以借一个更生动的比喻——
“免疫系统就像哪吒手中的乾坤圈:
开得太紧,没有能量;
开得太松,狂暴失控;
唯有恰如其分,才能恰到好处。
回顾全文,我们其实做了三件事:
1)讲清了这届诺奖的科学故事——调节性T细胞如何让免疫系统“懂得收手”;
2)梳理了 Tregs 在过敏、自身免疫、癌症三种疾病中截然不同却互为镜像的角色:有时太少、有时太多;
3)也给出了如何守住这份平衡的可操作方法,从营养与菌群,到睡眠、压力与临床干预。
而贯穿所有篇章的核心,其实只有一句话:
“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,一切在乎于恰如其分。
它们只是生命在极端之间,
为自己留下的那一道可逆的空间——
让进攻有度,让克制有界。
当免疫系统学会在“出手”与“收手”之间拿捏分寸,
当身体既能识别敌人,也能宽恕世界,
那一刻,我们才真正接近健康的本质。
“——「平衡之神」
平衡不是静止,而是一种随时在调整的智慧。
参考文献:
Nobel Prize Outreach. (2025, October 6). Press release: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25. NobelPrize.org. https://www.nobelprize.org/prizes/medicine/2025/press-release/
Nobel Prize Outreach. (2025). Popular information: They understood how the immune system is kept in check. NobelPrize.org. https://www.nobelprize.org/prizes/medicine/2025/popular-information/
Du Toit, G., Roberts, G., Sayre, P. H., Bahnson, H. T., Radulovic, S., Santos, A. F., … Lack, G. (2015). Randomized trial of peanut consumption in infants at risk for peanut allergy.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 372(9). https://doi.org/10.1056/NEJMoa1414850
Du Toit, G., Sayre, P. H., Roberts, G., Sever, M. L., Lawson, K., Bahnson, H. T., … Lack, G. (2016). Effect of avoidance on peanut allergy after early consumption (LEAP-On).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 374. https://doi.org/10.1056/NEJMoa1514209
Sampson, H. A. (2024). The riddle of response to cutaneous allergen exposure in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. Annals of Allergy, Asthma & Immunology, 133(3), 244–251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anai.2024.05.005
Kelly, C. P., Murray, J. A., Leffler, D. A., Getts, D. R., Bledsoe, A. C., Smithson, G., … TAK-101 Study Group. (2021). TAK-101 nanoparticles induce gluten-specific tolerance in celiac disease: A randomized,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 study. Gastroenterology, 161(1), 66–80.e8. https://doi.org/10.1053/j.gastro.2021.03.014
Mak, A., Liao, J., & Chua, W. (2022). T cells, interleukin-2 a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: Of Treg deficit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. Cells, 11(6), 980.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cells11060980
Ueyama, A., Nogami, W., Nashiki, K., Haruna, M., Miwa, H., Hagiwara, M., … Nagira, Y. (2023). Immunotherapy targeting CCR8⁺ regulatory T cells induces antitumor effects via dramatic changes to the intratumor CD8⁺ T-cell profile.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, 211(4), 673–682. https://doi.org/10.4049/jimmunol.2300067
Debesset, A., Garcia, E., Blery, M., Chauveau, J., Estrabaud, E., Boix, C., … Lecocq, S. (2024). TNFR2 blockade promotes antitumoral immune response and enhances anti-PD-1 therapy efficacy.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, 12(11), e008898. https://doi.org/10.1136/jitc-2024-008898
Li, L., Zhang, Z., Wang, Y., & Chen, X. (2024). Targeting TNFR2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: Recent advances and prospects.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, 22, Article 5620. https://doi.org/10.1186/s12967-024-05620-x
Furusawa, Y., Obata, Y., Fukuda, S., Endo, T. A., Nakato, G., Takahashi, D., … Ohno, H. (2013). Commensal microbe-derived butyrate induc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olonic regulatory T cells. Nature, 504(7480), 446–450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nature12721
Smith, P. M., Howitt, M. R., Panikov, N., Michaud, M., Gallini, C. A., Bohlooly-Y., M., … Garrett, W. S. (2013). The microbial metabolites, short-chain fatty acids, regulate colonic Treg cell homeostasis. Science, 341(6145), 569–573. https://doi.org/10.1126/science.1241165
Liu, X., Li, Y., & Zhang, Z. (2023). Regulation of short-chain fatty acids in the immune system. Frontiers in Immunology, 14, 1186892. https://doi.org/10.3389/fimmu.2023.1186892
Demay, M. B., Bouillon, R., Carter, G. D., Fuleihan, G. E.-H., Giustina, A., Jones, G., … Thadhani, R. (2024). Vitamin D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: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.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& Metabolism, 109(8), 1907–1947. https://doi.org/10.1210/clinem/dgae290
Endocrine Society. (2024, June 13). Vitamin D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(新闻稿/指南页面). https://www.endocrine.org/clinical-practice-guidelines/vitamin-d-for-prevention-of-disease
Maki, K. A., Sack, M. N., & Hall, K. D. (2024). Ultra-processed foods: Increasing the risk of inflammation and immune dysregulation?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, 24(7), 453–454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77-024-01049-x
Hall, J. A., Grainger, J. R., Spencer, S. P., & Belkaid, Y. (2011). The role of retinoic acid in tolerance and immunity. Immunity, 35(1), 13–22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immuni.2011.07.002
Calder, P. C. (2017). Omega-3 fatty acids and inflammatory processes: From molecules to man. 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, 45(5), 1105–1115. https://doi.org/10.1042/BST20160474
Schiering, C., et al. (2017). Feedback control of AHR signalling regulates intestinal immunity. Nature, 542(7640), 242–245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nature21004
Zhang, Q., Yu, G., Jiang, Y., Shi, H., Yang, X., Gao, Z., … Fu, L. (2025). Dietary advanced glycation end-products promote food allergy by disrupting intestinal barrier and enhancing Th2 immunity. Nature Communications, 16, 4960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467-025-60235-0
Briceño Noriega, D., Uribarri, J., & Striker, G. E. (2022). Receptor-mediated effects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(AGEs) on immune cells: Implications for diet and health. Nutrients, 14(2), 371.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nu14020371
Yin, Q., Chen, A., & Li, C. (2023). Immune-related adverse events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: A review and update. Cancer Medicine, 12(12), 13641–13658. https://doi.org/10.1002/cam4.6353
Zoghbi, M., Aalmi, H., Katiyar, V., & Ghandehari, S. (2024).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-induced diarrhea and colitis. Frontiers in Oncology, 14, 1234567.
Black, D. S., & Slavich, G. M. (2016).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the immune system: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, 1373(1), 13–24. https://doi.org/10.1111/nyas.12998
Creswell, J. D., Irwin, M. R., Burklund, L. J., Lieberman, M. D., Arevalo, J. M. G., Ma, J., … Cole, S. W. (2012). Mindfulness-based stress reduction training reduces loneliness and pro-inflammatory gene expression in older adults: A smal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. Brain, Behavior, and Immunity, 26(7), 1095–1101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bbi.2012.07.006
Villalba, D. K., Lindsay, E. K., Marsland, A. L., Greco, C. M., Young, S., Brown, K. W., … Creswell, J. D. (2019). Mindfulness training and systemic low-grade inflammation in stressed community adults: Evidence from two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 PLOS ONE, 14(7), e0219120. https://doi.org/10.1371/journal.pone.0219120
Langston, P. K., Shastri, A. J., Yamada, D. H., … Dixit, V. D. (2023). Regulatory T cells shield muscle mitochondria from interferon-γ–driven damage to promote exercise capacity. Science Immunology, 8(85), eadi5377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