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础生理与生命体征
1. 体温:腋下36.1℃-37.2℃,口腔36.3℃-37.2℃,直肠6.5℃-37.7℃
2. 脉搏:静息60-100次/分钟,运动员可低至50次/分钟
3. 呼吸频率:静息12-20次/分钟,儿童略快(20-30次/分钟)
4. 血压(收缩压/舒张压):理想<120/80mmHg,正常高值120-139/80-89mmHg
5. 血氧饱和度(SpO₂):正常≥95%,<90%提示缺氧
6. 体重:结合年龄、身高动态监测,短期骤变需警惕
7. BMI(身体质量指数):18.5-23.9为正常,24-27.9为超重,≥28为肥胖
8. 腰围:男性<2250px、女性<2125px(中国成人标准)
9. 臀围:男性理想<2500px、女性<2250px,腰臀比更具参考价值
10. 腰臀比:男性<0.9、女性<0.85,超标提示中心性肥胖
二、血液常规与生化指标
1. 红细胞计数:男性4.3-5.8×10¹²/L,女性3.8-5.1×10¹²/L
2. 血红蛋白(Hb):男性130-175g/L,女性120-155g/L,孕妇≥110g/L
3. 红细胞压积(HCT):男性40%-50%,女性35%-45%,反映血液浓缩度
4. 白细胞计数:3.5-9.5×10⁹/L,升高提示感染、炎症或应激
5. 中性粒细胞比例:40%-75%,细菌感染时升高
6. 淋巴细胞比例:20%-50%,病毒感染时升高
7. 血小板计数:125-350×10⁹/L,过低易出血,过高增加血栓风险
8. 空腹血糖:3.9-6.1mmol/L,6.1-6.9mmol/L为空腹血糖受损
9. 餐后2小时血糖:<7.8mmol/L,7.8-11.0mmol/L为糖耐量异常
10. 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:4%-6%,糖尿病患者建议<7%
11. 总胆固醇(TC):<5.2mmol/L,升高增加动脉硬化风险
12. 甘油三酯(TG):<1.7mmol/L,餐后会暂时升高
13.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:普通人群<3.4mmol/L,高危人群<1.8mmol/L
14.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:男性>1.0mmol/L、女性>1.3mmol/L,低则风险高
15. 血尿酸:男性<420μmol/L、女性<360μmol/L(绝经前),绝经后接近男性
16. 血肌酐(Scr):男性57-111μmol/L,女性41-81μmol/L(因检测方法略有差异)
17. 血尿素氮(BUN):3.2-7.1mmol/L,与肌酐联合评估肾功能
18. 谷丙转氨酶(ALT):0-40U/L,肝细胞损伤时敏感升高
19. 谷草转氨酶(AST):0-40U/L,心肌或肝脏损伤时升高
20. 总胆红素(TBIL):5.1-19μmol/L,升高提示黄疸或肝胆问题
三、器官功能专项指标
1. 肾小球滤过率(eGFR):正常>90ml/min,60-89ml/min为轻度下降
2. 尿蛋白:尿常规阴性,24小时尿蛋白定量<150mg
3. 尿微量白蛋白/肌酐比值:<30mg/g,升高提示早期肾损伤
4. 尿糖:正常阴性,阳性需排查血糖或肾糖阈问题
5. 甲状腺素(T4):66-181nmol/L,反映甲状腺合成功能
6.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(T3):1.3-3.1nmol/L,评估甲状腺激素活性
7. 促甲状腺激素(TSH):0.27-4.2mIU/L,甲亢时降低、甲减时升高
8. 游离T3(FT3):2.1-5.4pmol/L,更精准反映甲状腺功能
9. 游离T4(FT4):9.0-25.0pmol/L,不受蛋白影响的活性激素
10. 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:阴性为正常,阳性提示乙肝感染
11. 丙肝抗体(Anti-HCV):阴性为正常,阳性需进一步确诊
12. 甲胎蛋白(AFP):<25ng/ml,肝癌筛查重要指标
13. 癌胚抗原(CEA):<5ng/ml,广谱肿瘤标志物(肠癌、肺癌等)
14. 肺活量:成年男性约3500-4000ml,女性约2500-3000ml,随年龄下降
15. 第1秒用力呼气量(FEV1):与用力肺活量(FVC)比值>70%,评估气道通畅性
16. 心率变异性(HRV):正常范围因年龄而异,数值高提示心脏调节能力强
17. 心电图(ECG):正常窦性心律,无ST-T段异常(排除心肌缺血)
18. 视力:裸眼或矫正视力≥1.0(5.0),关注近视、远视及散光
19. 眼压:10-21mmHg,过高提示青光眼风险
20. 听力:0-25分贝为正常听力,26-40分贝为轻度听力下降
四、营养与代谢指标
1. 每日饮水量:1500-2000ml(约7-8杯),高温或运动时增加
2. 每日热量摄入:成人约1500-2500大卡(男性偏高,女性偏低)
3. 膳食纤维摄入量:每日25-30g,预防便秘及肠道疾病
4. 蛋白质摄入量:每日1.0-1.2g/kg体重,运动员可增至1.2-2.0g/kg
5. 脂肪供能比:总热量的20%-30%,其中饱和脂肪<10%
6.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:总热量的50%-65%,优选复合碳水
7. 钙摄入量:成人800mg/日,50岁以上及孕妇1000-1200mg/日
8. 铁摄入量:男性12mg/日,女性(育龄期)20mg/日,孕妇24mg/日
9. 锌摄入量:男性11mg/日,女性8mg/日,参与免疫与生长
10. 维生素D水平:20-50ng/ml,缺乏影响钙吸收(<20ng/ml为不足)
11. 维生素B12水平:133-675pmol/L,缺乏导致贫血及神经损伤
12. 血清钾:3.5-5.5mmol/L,异常影响心脏节律
13. 血清钠:135-145mmol/L,过高/过低均影响体液平衡
14. 血清钙:2.1-2.6mmol/L,维持骨骼与神经肌肉功能
15. 血清镁:0.75-1.02mmol/L,参与能量代谢与神经调节
五、生活习惯与体能指标
1. 每日睡眠时间:成人7-9小时,青少年8-10小时,儿童10-13小时
2. 入睡时间:理想<30分钟,超过30分钟为入睡困难
3. 夜间觉醒次数:≤1次,频繁觉醒影响睡眠质量
4. 睡眠效率:>85%(实际睡眠时间/卧床时间),过低提示睡眠质量差
5. 每日步数:6000-10000步,久坐者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
6. 每周有氧运动时长:≥150分钟中等强度(如快走、游泳)或75分钟高强度
7. 每周力量训练次数:≥2次,锻炼主要肌群(胸、背、肩、腿等)
8. 最大摄氧量(VO₂max):反映心肺耐力,成人男性约40-50ml/(kg·min),女性约30-40
9. 静息心率:60-100次/分钟,长期运动者可低至50次/分钟左右
10. 体脂率:男性15%-20%、女性20%-25%(健康范围),运动员可更低
11. 肌肉量:随年龄增长流失,30岁后建议通过训练维持
12. 骨密度:T值≥-1.0为正常,-2.5<T值<-1.0为骨量减少,≤-2.5为骨质疏松
13. 每日吸烟量:0支,吸烟是多种疾病的明确危险因素
14. 每日酒精摄入量:男性≤25g、女性≤15g,最好不饮酒
15. 每日盐摄入量:<5g,过高增加高血压风险
16. 每日添加糖摄入量:<25g(约6茶匙),避免含糖饮料
17. 排便频率:每日1-2次或1-2日1次,规律即可,腹泻/便秘需关注
18. 排尿量:每日1000-2000ml,过少可能脱水,过多需排查糖尿病等
19. 静坐时间:每日<4小时,久坐增加代谢疾病风险
20. 日照时间:每日15-30分钟(暴露面部、手臂),帮助合成维生素D
六、其他关键健康指标
1. 口腔pH值:6.5-7.5,酸性(<5.5)易致龋齿
2. 牙龈状态:无红肿、出血,刷牙时出血提示牙龈炎
3. 皮肤弹性:捏起手背皮肤迅速回弹,缓慢回弹提示脱水
4. 压力水平:通过焦虑自评量表(SAS)、抑郁自评量表(SDS)评估,分数越低越好
5. 月经周期:21-35天,规律且经量正常(20-60ml/次)
6. 精液量:每次射精2-6ml,过少影响生育
7. 眼压:10-21mmHg,定期检测排查青光眼(尤其40岁以上)
8. 眼底检查:无出血、渗出或动脉硬化,糖尿病患者需每年检查
9. 幽门螺杆菌(Hp):呼气试验阴性,阳性需根除(与胃炎、胃癌相关)
10. C反应蛋白(CRP):<10mg/L,升高提示急性炎症
11. 同型半胱氨酸:<10μmol/L,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(可通过补B族降低)
12. 凝血酶原时间(PT):11-13秒,反映凝血功能,异常影响手术安全性
13. 国际标准化比值(INR):0.8-1.2,服用抗凝药者需控制在2.0-3.0
14. 乳糜泻筛查(抗麦胶蛋白抗体):阴性,阳性提示对麸质不耐受
15. 过敏原检测:明确过敏物质(如花粉、食物),避免接触以预防过敏反应